语末
突然就自由了,自由得不敢相信,自由得心花怒放……自由得……赶紧关了门窗收了脚步。
(资料图)
是的,三年了,在现实和网论间走过的我,始终对空气中看不见的病毒充满了恐惧,恨不得把自己变成“装在套子里的人”才有安全感。
但,作为不可能独立生存的物种,每时每刻都与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单位通知上班,我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,去还是不去?之前可以因为疫情申请居家办公,可现在,都放开了,哪还用居家办公?
大家不停地“收到”,我搓捻着大拇指和食指,迟迟下不手。我想到了父母,他们年龄大了,万一我被传染,他们也很难幸免。尤其我们身处疫情密集区,医疗资源的紧张我早有耳闻。还有,孩子虽说回家了,可还要网课,还要考试,如果感染了,少说也得难受一星期,上课考试怎么办?
“收到”越来越多,我叹口气,算了,跟大家一起冲吧!
我开始安排家人,之后又从网上搜索防护措施。讲真,说不担心是骗人的,每一次遇见就像开盲盒,谁知道是红还是绿呢?但,我也很清楚,病毒不可能很快消失,我们的脚步也不可能一直停滞,可以放手时就放手,才是正向所趋。
一切都想明白了,心也就放松很多。第二天,我戴了两层口罩(一层N95一层外科口罩)、眼镜、一次性手套就出门了。我骑车而行,路上,尽量不与人并排,遇见红灯,也尽量远离人群。看下路过的公交车,的确没几个人;曾经门庭若市的商场,已是门可罗雀;公园也没几个人,更增加了冬季的冷清……看来,大家还都是很谨慎,外界的紧箍咒没有了,心里却都还卡着一个无形的紧箍咒。慢慢来吧,任何事,总是要慢慢适应的。
那一天,我从未在办公室摘过口罩和手套,与同事说话,也是隔着距离。其间,我也没有在单位喝水,而是中午回家猛灌了两杯。我兜里揣着消毒湿巾,随时出击。同事们也都很谨慎,说话办事都保持着距离。
但即使这样,到晚上,还是有同事发烧了。而我,刚放松不久的心又缩紧了,因为,我和那位同事有过接触。忐忑一晚上,第二天,又有多位同事出现发烧。我的心噗噗地跳着,想着家人很可能要跟我受苦了。朋友圈里也是,一天内增加了不少中招的消息,亲戚、朋友、同学……一圈一圈,我曾经的担心如此快地出现了。
同事们陆陆续续“荣升”成两条杠了,大家的体温数在群里此起彼伏。可是,大家也发现,有人陪伴的病痛似乎也没有那么难受,一天两天三天,竟然很快地都闯过去了,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。这样的简约,之前都没有想到过。于是,总结道:任何事,没有发生,就不能想象得那么难。否则,只能让自己害怕。
三年前的生活开始慢慢归来,我删掉了手机里那一串的束缚小程序,让手机轻松,也让自己轻松,因为轻松才能创造美好。
关键词:
品牌